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草堂闲居时写下的生活感怀,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官员的日常心境。
前四句写工作状态:作者说自己身兼数职(词垣兼秩),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从容),跟随皇帝出行(扈从)又到了冬天。他坦言自己生性懒散(懒性),喜欢清闲少应酬,觉得自己才能有限(不才)却承受着皇帝的厚待(虚负圣恩浓),这里透露出一种惭愧和压力。
后四句写日常生活细节:夜里常听到宫门报时的漏声(金门漏),清晨又被寺庙钟声(海印钟)惊醒。最后用"元龙"(三国名士陈登)的典故自嘲:别人都说我像陈登那样豪迈,可实际上我只是个头发蓬乱(栉𩬛松)、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全诗亮点在于真实展现了古代官员的矛盾心理:既享受体制内的安稳,又为才能与职位不匹配而焦虑;既有世俗追求的功名,又向往闲适生活。这种"躺不平又卷不动"的心态,在今天职场人身上也能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