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州范文学兼寄张宜
山林忍长饥,君门不易入。
今时行路难,自古志士泣。
范生岷峨秀,学古名字立。
流沙万里驹,未恨晚羁絷。
一命吏瓯越,扁舟去乡邑。
文学亦备员,海禺更卑湿。
扬帆下三峡,南斗安可挹。
问津颇浩荡,蹈险实蹇涩。
吾闻养贤俊,不但糠籺给。
乃知黄金台,始隗众士集。
送行勿惆怅,人寿期七十。
古来功名士,白发亦可及。
因君谢张老,青紫未易拾。
且当黄鹄举,不尔玄蛇蛰。
今时行路难,自古志士泣。
范生岷峨秀,学古名字立。
流沙万里驹,未恨晚羁絷。
一命吏瓯越,扁舟去乡邑。
文学亦备员,海禺更卑湿。
扬帆下三峡,南斗安可挹。
问津颇浩荡,蹈险实蹇涩。
吾闻养贤俊,不但糠籺给。
乃知黄金台,始隗众士集。
送行勿惆怅,人寿期七十。
古来功名士,白发亦可及。
因君谢张老,青紫未易拾。
且当黄鹄举,不尔玄蛇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送福州范文学兼寄张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范生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人生、功名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词开头描绘了范生所处的艰难环境:山林中生活艰苦,朝廷之门难以进入,行路艰难,历史上许多有志之士都为此感到悲伤。这里,作者通过范生的境遇,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难以得到重用,生活困苦。
接着,作者赞美了范生的才华和品德:他出身名门,学识渊博,名字早已立下。即使像流沙中的千里马一样,晚些被束缚也不感到遗憾。这里,作者用“流沙万里驹”来比喻范生的才华,即使暂时被埋没,也不会因此感到遗憾。
然后,作者描述了范生即将踏上的旅程:他将乘船离开故乡,前往福州担任文学一职。虽然福州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潮湿,但范生依然勇敢前行。作者用“扬帆下三峡”、“问津颇浩荡”等词句,表达了范生面对未知前途的坚定和勇气。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对范生的人生和功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培养贤才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作者用“黄金台”和“始隗众士集”的典故,暗示范生应该像古代的贤士一样,抓住机会,施展抱负。
最后,作者劝慰范生不要为离别感到惆怅,因为人生的寿命有限,功名利禄并非易得。他鼓励范生像黄鹄一样高飞,像玄蛇一样蛰伏,等待时机,施展才华。这里,作者用“黄鹄举”和“玄蛇蛰”来比喻范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待机会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送别友人范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功名的深刻思考。作者赞美了范生的才华和品德,鼓励他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深刻思考了培养贤才和功名利禄的意义。诗词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