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部迤东轺中杂述二首
楚楚山下茨,移种托庭隅。
色泽纷跼蔓,绿阴互相逾。
秋虫鸣其根,黄雀欣所居。
势盛易侵轶,兰叶日夜枯。
我行适见之,拔剑芟其芜。
抽棘动伤手,流血忍至肤。
强争造化权,傍人嗤我愚。
东陵有佚盗,西山余饿夫。
独秀靡不摧,百足自相扶。
捷径先启行,贤者犹兢趋。
《下里》多和音,焉为辨笙竽。
空言误人国,黑白同一涂。
萌蘖初甚微,终嗟蔓难图。¤
色泽纷跼蔓,绿阴互相逾。
秋虫鸣其根,黄雀欣所居。
势盛易侵轶,兰叶日夜枯。
我行适见之,拔剑芟其芜。
抽棘动伤手,流血忍至肤。
强争造化权,傍人嗤我愚。
东陵有佚盗,西山余饿夫。
独秀靡不摧,百足自相扶。
捷径先启行,贤者犹兢趋。
《下里》多和音,焉为辨笙竽。
空言误人国,黑白同一涂。
萌蘖初甚微,终嗟蔓难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生动的庭院植物故事,揭示了社会竞争中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诗人把山下的茨草(一种攀援植物)移植到庭院,结果它疯狂生长,挤压了兰花的生存空间。诗人拔剑除草时被棘刺伤手,暗喻改变自然规律需要付出代价。
诗中用"黄雀占巢""兰花枯萎"比喻小人得势、君子遭殃的社会现象。"百足虫互相支撑"讽刺结党营私之徒,"捷径先行"批评投机取巧的风气。最后用"杂草初生微小,长成难以清除"警示要及时制止不良现象。
全诗像一则寓言:通过除草的经历,反映正直人士在社会中孤军奋战的困境。诗人用日常所见的小事,道出了"恶势力蔓延容易,铲除艰难"的深刻道理,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就像用花园里的杂草讲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