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乙卯暮春云臣斋头看牡丹

一年一度花前,旧年笑语莺犹记。
今年倍好,才开便遇,养花天气。
料理银罂,排当檀板,绿窗如水。
唤游丝舞絮,遮围绣幕,休轻放,閒愁至。
多少倚阑心事。
怅神州、斜阳战垒。
沈香亭畔,慈恩寺后,蘼芜满地。
只有江南,一枝如故,红酥粉腻。
任英雄老了,花还赚我,且逢花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牡丹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先,词的开头写到了作者每年都会在花前欣赏牡丹,回忆起过去的欢笑和莺鸟的鸣叫。今年花开得特别好,刚开放就遇到了适合养花的天气。这里的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是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接着,词中提到了作者在花前安排酒具、音乐,享受宁静的时光。他呼唤飞舞的细丝和柳絮,让它们遮住绣幕,不让闲愁轻易侵入。这里的“闲愁”指的是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作者希望通过欣赏美丽的花景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

然后,词的下半部分转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作者站在栏杆旁,心中充满了心事,感叹神州大地上的战乱和斜阳下的战垒。他提到了沈香亭和慈恩寺,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现在却长满了荒草。这里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然而,词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江南的一枝牡丹依然如故,娇艳动人。这里的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存在。作者表示,即使英雄老去,花依旧能给他带来快乐,所以他决定在花前尽情享受,忘记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它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可以找到美好,享受当下,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