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廉端甫副使游三天洞戴帅初作诗次韵 其一

若领东山妓,定知无好诗。
平生谢公屐,到处习家池。
渡口船频系,沙头榻屡移。
还应见渔父,相与话心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游历山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若领东山妓,定知无好诗”意思是说,如果只是为了带着歌妓游玩,那肯定写不出好诗。这里诗人强调了真正的诗歌创作需要内心的纯粹和对自然的感悟,而不是浮华的享乐。

接下来“平生谢公屐,到处习家池”中,“谢公屐”指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他喜欢穿着木屐游山玩水。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说明自己一生也像谢灵运一样,喜爱游历山水,亲近自然。而“习家池”则是指汉代习家的园林,象征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渡口船频系,沙头榻屡移”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在渡口频繁停船、在沙滩上不断移动坐席的情景。这展现了他们在旅途中的随性和自由,不受拘束,随时停下欣赏美景。

最后“还应见渔父,相与话心期”意思是说,诗人期待能遇到渔父,和他一起聊聊彼此的心事。渔父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简单朴实的田园生活,诗人希望通过与渔父的交流,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内心纯粹的追求。诗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淡泊的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