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隐居的闲适画面,充满了宁静的田园气息和淡淡的孤独感。
前两句"落叶前山满,寒来雁不知"写秋景:山前落叶堆积,寒意渐浓,连南飞的大雁都没察觉。这里用"雁不知"的拟人手法,暗示季节变换的悄然无声。
中间四句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乱篁湘女岸"写湘江岸边竹林杂乱,"斜日杜陵祠"写夕阳下的祠堂,营造出静谧的意境。"膏重菰烹蟹"说用肥美的菰米煮螃蟹,"香浓菊照卮"说菊花酒的香气映着酒杯,这两句通过美食美酒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惬意。
最后两句"东园无车骑,小隐过秋时"点明主题:东园没有车马喧嚣,诗人在此安静地度过秋天。"小隐"二字既表达了隐居的闲适,也透露出些许孤独。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秋景,通过饮食、环境等细节展现隐居之乐,最后以"无车骑"反衬出远离尘嚣的宁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生活情趣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泊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