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唐镜,背有“湖州石十五郎真鍊青铜照子”十二字
似相逢、天宝旧宫人,幽光閟千年。
剔斑花细字,鸳鸯湖上,曾照婵娟。
怎少冬郎艳句,镌背衬龙盘。
妙是郎如月,十五团圆。
我亦芙蓉城主,记芙蓉一第,人在长安。
续曲江金鉴,春梦徵开元。
滴方诸、数行铅泪,误金轮、殿壁换河山。
摩娑遍、吴兴掌故,残照依然。
剔斑花细字,鸳鸯湖上,曾照婵娟。
怎少冬郎艳句,镌背衬龙盘。
妙是郎如月,十五团圆。
我亦芙蓉城主,记芙蓉一第,人在长安。
续曲江金鉴,春梦徵开元。
滴方诸、数行铅泪,误金轮、殿壁换河山。
摩娑遍、吴兴掌故,残照依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面唐代铜镜,表达了对历史的怀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将铜镜比作唐代天宝年间的旧宫人,仿佛这面镜子历经千年,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光辉。作者细致地描绘了镜子背面的花纹和刻字,想象它曾在湖州见证过美丽女子的容颜。这种联想让铜镜不再是一件冷冰冰的器物,而是承载了历史记忆和情感的载体。
接下来,作者提到铜镜上没有“冬郎”的艳句,却以“十五郎”为名,巧妙地用“十五团圆”来比喻月圆之夜,暗示铜镜如满月般完美无瑕。这种比喻既贴切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铜镜的珍视。
然后,作者联想到自己曾经在长安的经历,提到“芙蓉一第”和“曲江金鉴”,这些都是唐代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盛唐时期的向往和怀念。作者通过铜镜,仿佛与那个辉煌的时代产生了某种联系,感慨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已成春梦。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滴方诸、数行铅泪”形容铜镜上的锈迹,仿佛镜子在为历史的变迁而流泪。接着提到“金轮殿壁换河山”,暗示唐朝的衰败和朝代的更迭。铜镜见证了这一切,却依然沉默地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最后,作者抚摸着铜镜,感慨吴兴(湖州)的故事早已残破,但铜镜依然在夕阳下闪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种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既有一种怀旧的忧伤,也包含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一面铜镜的描写,勾起了对唐朝盛世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铜镜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承载了作者对历史的无限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