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间荅许殿卿

病客高斋黯澹生,何来一札大梁城。
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
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
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在生病期间写给朋友许殿卿的回信,表达了自己病中的孤寂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病客高斋黯澹生,何来一札大梁城"写自己卧病在床,生活黯淡无光,突然收到来自大梁城(今开封)的友人书信。这里用"黯澹"二字生动描绘了病人灰暗的心情,而"何来"则表现出收到信时的惊喜。

颔联"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是精彩的环境描写。诗人梦醒时仿佛看到海上风云变幻,现实中听到的是黄河边雨雪交加的春寒景象。这两句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颈联"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写病中思绪。躺在枕上怀疑自己是否怠慢了世事,拖着衣襟又像是在逃避虚名。这反映了诗人病中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世事的牵挂,又有对名利的淡泊。

尾联"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用典故表达友情。枚乘和司马相如虽然风格不同但志趣相投,诗人借此说明自己和许殿卿也是知音。最后一句感叹:谁能真正理解古往今来人们选择出仕或隐居的复杂心情呢?既是对友人的倾诉,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感慨。

全诗以病中收信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孤寂中的友情温暖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而不晦涩,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感受到一个病中诗人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