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友游梵天寺

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
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
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
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春日里游览梵天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意的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十年没有登上这座江边的寺庙,发现以前栽种的松树已经长得高耸入云。这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的宁静与恒常。

接着,诗人解释自己并非为了逃避世俗而来,而是因为喜欢在这里讨论玄妙的哲理,坐在石床上冥想。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非单纯的避世。

然后,诗人描绘了寺庙外的景象:太阳的移动让双塔的影子随之变化,微风带来了各种花香。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了春日寺庙的宁静与美好,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诗人询问僧人,是谁写下了这座山的偈语,得知是前朝的苏雪堂。这不仅增加了历史感,也让诗歌多了一层文化的厚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意和文化的多重感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哲理的探讨,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与智慧的融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