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千佛岩远望

翠嶂摩天雨气收,登高下视古齐州。一城树影青铺地,九点烟痕绿上楼。

鸠荝版图栏外画,鹊华山色座中秋。林边遥望黄云走,东去长河挟雾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千佛岩远眺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联“翠嶂摩天雨气收,登高下视古齐州”写雨后初晴,青翠的山峰高耸入云,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古老的齐州(今山东一带)。这两句奠定了全诗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氛围。

颔联“一城树影青铺地,九点烟痕绿上楼”是诗中的名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整个城市的树影像一块青色的地毯铺在地上,远处的九座山峰(暗指济南的“齐烟九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绿色的烟痕飘上楼阁。这两句画面感极强,色彩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

颈联“鸠荝版图栏外画,鹊华山色座中秋”进一步写景:从栏杆外望去,大地像一幅展开的画卷,而鹊山和华山的秀色仿佛就在座位旁边,触手可及。这里用“画”和“秋”来形容景色,突出了山色的美丽和季节的清爽。

尾联“林边遥望黄云走,东去长河挟雾流”将视线拉远:树林边,诗人看到黄云飘动,黄河奔腾东去,裹挟着雾气,气势磅礴。这两句以动态的笔法收束全诗,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也暗含时光流逝、人生奔波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清新,画面感强,从近处的城市树影到远处的黄河奔流,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青”“绿”“黄”等色彩的运用,以及“铺”“上”“走”“流”等动词的巧妙搭配,使景物栩栩如生,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