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世态如轮转,劳生岂定期。
否终还受仄,乐极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纪化,安得证无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深刻哲理。

前四句像在说一个生活常识:世界就像不停转动的车轮,人辛苦一辈子也没个准数。倒霉到头总会转运,高兴过头又可能乐极生悲。这就像我们常说的"风水轮流转",用"车轮"比喻命运起伏特别形象。

中间两句举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商朝贤相伊尹受尊崇,秦朝丞相李斯却被杀。这两个例子说明,同样是有才干的大臣,结局却天差地别,暗示人生际遇难以预料。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悟:连世界运行的规律都搞不明白,又怎么能达到超脱的境界呢?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就像现代人常感叹"生活太难懂"。诗人用"无为"这个道家概念,表达了对复杂人生的困惑。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可见的事物(车轮)、常见的生活经验(乐极生悲)和历史故事,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明明白白。它告诉我们:生活充满变数,不必太执着,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