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趠风歌
吾闻千里以外风不同,人间乃有万里之长风。
来从海上梅雨后,纪自西郊野叟眉山翁。
古称博物家,无若周元公。
《尔雅·释天》篇,八方风色以类从。
北凉西泰凯南谷自东,颓猋飘庉暴昌曀,一一命义无相蒙。
《周礼》保章十有二,妖祥乖别占荒丰。
下而庄生《齐物论》,以至应劭《风俗通》。
飕浏飉颲飙飓䫻,叫嚎吒吸咬于喁。
名虽巧排比,语实工形容。
舶趠之名特未悉,土俗传说惟吴中。
吴中五六月,水盛溽暑方蕴隆。
此风东南来,一扫云翳还虚空。
商羊黑蜧潜厥踪,炎官亦退三舍避,大启橐籥伊谁功。
三日湿气消,五日暑气融。
连绵七日九日尚未止,快哉何暇分雌雄。
羊角初从何处起,合而为一浩荡来无穷⑴。
国家象胥译九重,白雉入贡兼青熊。
良商豪贾狎海童,高帆幅亚榑桑红。
中男长女各效职,飞渡溟渤如轻鸿。
此时田间一老翁,置身恍在兰台宫。
不知人生更复有何乐,但向北窗高枕卧听声蓬蓬。
来从海上梅雨后,纪自西郊野叟眉山翁。
古称博物家,无若周元公。
《尔雅·释天》篇,八方风色以类从。
北凉西泰凯南谷自东,颓猋飘庉暴昌曀,一一命义无相蒙。
《周礼》保章十有二,妖祥乖别占荒丰。
下而庄生《齐物论》,以至应劭《风俗通》。
飕浏飉颲飙飓䫻,叫嚎吒吸咬于喁。
名虽巧排比,语实工形容。
舶趠之名特未悉,土俗传说惟吴中。
吴中五六月,水盛溽暑方蕴隆。
此风东南来,一扫云翳还虚空。
商羊黑蜧潜厥踪,炎官亦退三舍避,大启橐籥伊谁功。
三日湿气消,五日暑气融。
连绵七日九日尚未止,快哉何暇分雌雄。
羊角初从何处起,合而为一浩荡来无穷⑴。
国家象胥译九重,白雉入贡兼青熊。
良商豪贾狎海童,高帆幅亚榑桑红。
中男长女各效职,飞渡溟渤如轻鸿。
此时田间一老翁,置身恍在兰台宫。
不知人生更复有何乐,但向北窗高枕卧听声蓬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舶趠风"的东南季风,展现了自然之力的神奇和人类生活的变化。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语实工形容")讲风的多样性。诗人说各地有不同特点的风,从古书里记载的八面来风,到各种古籍对风的描述,说明风在人类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舶趠之名特未悉"到"快哉何暇分雌雄")具体描写舶趠风。这是江南五六月梅雨后出现的东南风,能驱散暑热和湿气,带来清凉。诗人用生动的比喻说,连掌管炎热的神仙都要退避三舍,展现了这种风的强大威力。
第三部分("羊角初从何处起"到最后)写风带来的变化。商船可以乘风远航,百姓生活变得舒适,老农感觉自己像住在清凉的宫殿里。最后诗人感叹,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凉爽的房间里听着风声入睡。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自然现象写得很有气势,让人感受到风的威力
2. 通过对比炎热和凉爽,突出了好风带来的舒适
3. 结尾处的生活场景特别温馨,让人感同身受
4. 语言生动,比如"炎官亦退三舍避"这样的拟人手法很有趣
诗人通过描写一种特定的风,实际上是在赞美大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乐趣的向往。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