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月夜游冷泉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游览冷泉亭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首句“地灵泉上寺,松壑定深清”,诗人在冷泉亭所在的寺庙感受到灵秀之地的独特魅力。寺旁的松林和山谷静谧而清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净土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独听子规叫,况逢山月明”,诗人独自在这里聆听布谷鸟的叫声,而此时山间还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这里的“子规”指的是布谷鸟,叫声凄切,给人一种幽静中带着淡淡的哀愁。而明亮的月光,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宁静而明亮的色彩,让诗人的心境更加宁静和美好。
“树藏春洞黑,石拥夜泉鸣”,树木环绕,夜色中的洞穴更加幽暗,仿佛春天还在其中隐藏;而石头间流淌的泉水在夜晚里发出潺潺的声音。这里的描写更加具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幽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美感。
“日出喧车马,终非隐者情”,等到太阳升起时,车马喧闹,热闹了起来,但这并非诗人向往的生活。这里的“隐者”指的是那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人。诗人在这处冷泉亭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而外面的世界则显得喧嚣纷扰,他更倾向于这样的隐居生活。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