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石赋顽庵 其二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寻求修行之道的故事,通过对一个叫“顽庵”的地方的描述,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体验。
诗的开篇提到,自己还远远算不上真正的“顽”,因此向“顽庵”的主人正式求学。这里的“顽”指的是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坚韧的精神层次,但仍然希望能够拜入“顽庵”的门下。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意思是那位老禅师曾经讲过些什么话,但如今只剩下经过火烧的茅草还留存在那里。这里暗示了佛法在经历时间的考验后依然坚固有力,就像茅草一样,即使经历了大火,仍然能够重新生长。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人的贫困往往是因为偿还过去的债务,而一顿饭则可以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里比喻人们可以通过佛法追溯到以前的精神富足状态。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在佛堂上没有见到那位痴心的老人,但在溪边却看到了随流水而来的菜蔬。这可能暗示了当人们真正放下执着时,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流转,无需强求。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顽固的本质在于拥有清晰的认知,即使投水入水,也能清晰地反映出水的本性,没有任何阻碍。这表达了真正的“顽”是一种道法自然、豁达开朗的态度。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在地炉旁坐下来感到温暖,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早晨参加宗教活动时,看到寒冷中升起的云彩。这里描述了禅宗修行中的安静与自然融合,既有身心的放松,也有对自然景象的感悟。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与你成为朋友,彼此心意相通,不管是疏远还是亲近,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心灵的契合。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明天山仍然在那里,云会自由地飞翔;未来的相聚或别离,都不会再感到陌生和未知。这表达了对未来的无畏和对生活的坦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禅宗修行中的种种景象和体会,表达了追求精神上的坚韧和自然之道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豁达和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