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 其三

税驾南昌郡,城头喜少留。
儿时诵闲赋,老境作佳游。
杰阁收英槩,长江倚暮愁。
何人识老子,清月上貂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晚年重游南昌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人生况味的画面。

前两句写作者停车暂留南昌城头,一个"喜"字透露出老人故地重游的欣慰。三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年轻时只能通过书本想象这里的美景("诵闲赋"),如今年迈反而能亲身游览,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特殊馈赠。

后四句的景物描写很有层次:雄伟的楼阁收纳着天地气象,暮色中的长江却带着淡淡哀愁。最妙的是结尾——清冷的月光洒在华贵貂裘上,这个细节既点明作者身份不凡,又暗示无人理解的孤独。"老子"在这里是作者自称,带着几分洒脱,也带着几分自嘲。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老人絮絮叨叨的回忆录,把年轻时的向往、年老时的感悟、眼前的风景和内心的孤寂都揉在一起,让读者看到时间在人身上刻下的痕迹。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终于来到年轻时梦想之地,却已不是当年心境"的复杂情绪,这种人生体验在任何时代都能引起共鸣。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