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上人病以偈贻之

火风地水合为身,犹若晴空一点尘。
借问病从何处起,只应谁是病中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探讨了疾病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人们面对疾病时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火风地水合为身”,这是在说人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火、风、地、水)组成的。这四种元素在佛教和古代哲学中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基本成分。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身体本质上是自然的一部分,脆弱且无常。

接下来,“犹若晴空一点尘”这句,诗人将人的身体比作晴朗天空中的一粒微尘,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这种比喻让人意识到,即使我们感到身体的痛苦和不适,在更大的宇宙背景下,这些烦恼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然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借问病从何处起”,意思是问疾病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对疾病根源的思考,是否仅仅是身体的问题,还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最后一句,“只应谁是病中人”,则是对前面问题的回应。诗人认为,真正的问题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那个“病中人”——也就是我们自己。这里的“病中人”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心态、观念或者对疾病的态度。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疾病,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疾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比喻和提问,引导读者思考疾病与生命的关系,提醒我们不要被身体的痛苦所困扰,而是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态度。这种哲学性的思考,让这首诗词具有了深刻的魅力。

释子淳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