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兼写给即将远行的堂弟(从弟)的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多年未见的亲人的不舍和对他前程的祝福。
逐句解析:
1.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
- 我们分别已经大约十五年了,你在朝廷担任要职(鸾台秘阁指代高位),而我却依然默默无闻。
- 注: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堂弟仕途顺利的欣慰,也隐含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2. "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
- 当年我们像分飞的大雁各自漂泊,如今在江边重逢,正逢月圆之夜。
- 注:用"雁行断"比喻分离,"蟾影圆"既写月圆之夜的重逢,也暗喻团圆。
3. "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 我依然困顿未能入朝为官,而你因才华出众被派往西川(今四川)任职。
- 注:对比两人境遇,既为堂弟高兴,也流露一丝落寞。
4.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 希望你早日完成使命归来,在母亲(慈亲)膝前尽孝。
- 注:结尾回归亲情主题,强调早日团聚的期盼。
全诗精髓: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道出复杂情感:
- 时间跨度感:十五年未见,短暂重逢又要分离,凸显人生聚散的无奈。
- 双线对比:堂弟的仕途辉煌与诗人的困顿形成对照,但毫无嫉妒,只有真诚祝福。
- 月圆意象:重逢夜恰逢月圆,但很快又要分离,美好与遗憾交织。
- 落脚亲情:最后回归"孝亲"的传统价值观,让离别之情更显厚重。
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像唠家常一样诉说思念与牵挂,这种质朴反而让情感更真实动人。尤其是结尾对堂弟"早点回家陪母亲"的叮嘱,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对亲情和离别的共鸣。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