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曲
芦花断港腥风起,鸬鹚船来泊沙嘴。
联翩满艓黑如云,载入寒江猎潭水。
渔家自来养鸬鹚,不畜网罟兼缗丝。
年深驯狎识情性,举手呼名相应随。
船头鸣榔杂喧閧,黔喙玄裳歘飞哢。
乱石深掀锦鬣翻,惊波暗掣金鳞动。
忽然抛掷向空中,衔戴巨鱼争力雄。
渔郎惊救誇敏捷,承络叉挺无遗功。
小鱼倒吞森似束,终然入口不到腹。
充胡塞吭却归飞,吐向蓬窗动盈斛。
欢呼携负入城府,委玉倾银贱于土。
饱同水鸟沙上眠,醉共海鸥月中舞。
雌雄生小常相依,得食后人偏得肥。
杨柳矶头时聚立,桃花潭上却翻飞。
往年布种沔湖里,近日船中亦生子。
不惜今年教养成,死时却葬沙头地。
我怜此鸟义且驯,供养渔家秋复春。
鸟中岂无鹈鸪与白鹭,一饱贪馋便飞去,形貌虽奇焉足数。
联翩满艓黑如云,载入寒江猎潭水。
渔家自来养鸬鹚,不畜网罟兼缗丝。
年深驯狎识情性,举手呼名相应随。
船头鸣榔杂喧閧,黔喙玄裳歘飞哢。
乱石深掀锦鬣翻,惊波暗掣金鳞动。
忽然抛掷向空中,衔戴巨鱼争力雄。
渔郎惊救誇敏捷,承络叉挺无遗功。
小鱼倒吞森似束,终然入口不到腹。
充胡塞吭却归飞,吐向蓬窗动盈斛。
欢呼携负入城府,委玉倾银贱于土。
饱同水鸟沙上眠,醉共海鸥月中舞。
雌雄生小常相依,得食后人偏得肥。
杨柳矶头时聚立,桃花潭上却翻飞。
往年布种沔湖里,近日船中亦生子。
不惜今年教养成,死时却葬沙头地。
我怜此鸟义且驯,供养渔家秋复春。
鸟中岂无鹈鸪与白鹭,一饱贪馋便飞去,形貌虽奇焉足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家驯养鸬鹚捕鱼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独特的合作关系。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先描写环境:芦苇丛生的河港吹来腥风,鸬鹚船停靠在沙洲边。船上密密麻麻站满了黑云般的鸬鹚,准备下水捕鱼。这里用"黑如云"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鸬鹚数量之多。
接着讲渔家的驯养方式:渔夫不靠渔网钓鱼线,而是专门驯养鸬鹚。经过长期相处,鸬鹚已经能听懂主人的呼唤。这里突出了人与鸟之间建立的深厚默契。
捕鱼场景最精彩:渔夫敲响船板,鸬鹚们纷纷跃入水中。它们在水底翻腾,惊起鱼群,突然叼着大鱼冲出水面。有的鸬鹚太贪心,小鱼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去,只好飞回船上吐出来。这些细节描写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整个捕鱼过程。
收获后的情景:渔夫带着丰收的鱼获进城贩卖,鸬鹚们则在沙滩上休息。它们成双成对,在杨柳岸边栖息,在桃花潭上飞翔。这里展现了鸬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是诗人的感慨:他特别欣赏鸬鹚的忠诚可靠,不像白鹭等鸟吃饱就飞走。通过对比,赞美了鸬鹚虽其貌不扬却踏实可靠的特质。
全诗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将鸬鹚捕鱼这一劳动场景写得趣味盎然。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描绘了自然生灵的灵性,更表达了诗人对踏实肯干精神的赞赏。诗中那些生动的捕鱼细节,尤其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