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校人烹鱼(庚申(清咸丰十年,一八六零年,十七岁))

漫道生还绿水浔,临渊有客羡鱼深。
畜池空忆波流逝,得所偏教釜爨寻。
出死那知仍入死,仁心终不敌机心。
相忘近习知多少,谁勒欺方作座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烹鱼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鱼儿原本生活在绿水之中,自由自在,但有人却羡慕它们,甚至想把它们抓来吃。这就像一些人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心生嫉妒,想要占为己有。

接下来,诗人回忆鱼儿在池塘中游动的景象,但最终它们却被人抓到锅里煮了。这暗示了命运的残酷,即使曾经自由,最终也可能难逃一劫。

诗人感慨,鱼儿原本以为自己逃脱了死亡的威胁,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这就像人们在生活中,以为自己避开了危险,但实际上命运可能早已注定。

最后,诗人提到“仁心终不敌机心”,意思是善良的心往往敌不过算计的心。这反映了人性中善与恶的较量,善良的人往往容易被有心机的人利用。

整首诗通过烹鱼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人性复杂的深刻洞察。诗人提醒我们,虽然命运难以预料,但在面对诱惑和算计时,保持善良和清醒的心态尤为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