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三司蔡襄芦雁獐猿二首 其二

獐狎猿驯遂性情,恍然疑不是丹青。
岂忧夜猎林中去,只欠秋吟月下听。
举目便同临涧谷,此身全恐寄郊坰。
山容野态穷微妙,造化争功六幅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自然的山林画卷,展现了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趣味场景。

前两句写獐子和猿猴在画中自由自在的样子,逼真得让人怀疑这不是画出来的。诗人用"獐狎猿驯"形容它们温顺亲人的模样,"恍然疑不是丹青"则突出了画作的栩栩如生。

中间四句通过想象拓展了画面:这些动物不用担心夜间被猎人追捕,只是少了在月下听它们鸣叫的雅趣。看着这幅画,仿佛真的置身山涧幽谷,让人产生隐居山野的向往。"山容野态"写出了山林原始质朴的美,而"造化争功"则赞叹画家巧夺天工的技艺。

最后一句"六幅屏"点明这是屏风画作,整首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赞美了画作的精妙,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没有直接说画得多好,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让读者也能感受到画作的魅力。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