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砺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十八砺》表达了一个人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诗人通过对比历史和自己的选择,展现了他对正义和忠诚的执着追求。
首先,诗人提到“挺挺大丈夫”,意思是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成为世人的榜样和准则。然而,他感叹现实中很多人在“出处”(即进退、取舍)之间摇摆不定,无法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接着,诗人用“四皓”这个历史典故来说明问题。四皓是周朝的贤人,但在汉朝建立后,他们选择了出仕汉朝。诗人认为,虽然他们为汉朝做出了贡献,却违背了原本忠于周朝的初心,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原则。诗人认为这是被张良的权术所迷惑,暗指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原则。
然后,诗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自己绝不会像四皓那样,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改变立场。即使有圣人出现,他也会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复兴旧朝的渴望。他希望能重建皇极(即国家的正统),但目前力量不足,只能日夜祈祷。他期待着像周宣王那样的明君出现,哪怕只见到一面,也死而无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和自己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对原则和忠诚的坚定信念。他不愿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宁愿等待时机,坚守初心。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