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恒叔先生游清凉寺韵

云拥僧房紫翠间,当年飞锡几时还。
层峦每到秋偏好,尘鞅不随心共閒。
爽酌欲将诗句解,多情犹有梦魂关。
知君张弛无穷意,肯学淮南赋小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凉寺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赏。

首联"云拥僧房紫翠间,当年飞锡几时还"写景:云雾环绕着寺庙,寺庙掩映在青翠的山色中。这里用"飞锡"(僧人云游时携带的锡杖)代指僧人,暗示寺庙历史悠久,僧人云游未归。

颔联"层峦每到秋偏好,尘鞅不随心共閒"抒情:层层山峦在秋天格外美丽,但世俗的束缚("尘鞅"指尘世的羁绊)让人无法像山一样悠闲自在。

颈联"爽酌欲将诗句解,多情犹有梦魂关"写饮酒作诗:喝着清爽的酒想用诗句表达心情,但多愁善感的人(指作者自己)还是会被情感牵绊。

尾联"知君张弛无穷意,肯学淮南赋小山"赞美友人:我知道你(杨恒叔)懂得张弛有度的生活智慧,愿意像淮南王刘安那样写《招隐士》这样的高雅诗篇。

全诗通过描写寺庙秋景、饮酒赋诗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向往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同时赞美友人懂得生活艺术。诗中"尘鞅"与"心閒"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