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崔清献祠

大厦宁将一本支,先生于此有深思。
蜀杨已弭窥边衅,惠广曾调反侧师。
台鼎谁为经济侣,江湖且效傥忠祠。
奄奄宋祚能延否,可是遗荣慕紫芝(清康熙《增城县志》卷一三)。

现代解析

这首《谒崔清献祠》是一首怀古诗,主要表达了对宋代历史人物崔清献的敬仰和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首先,诗歌开篇提到“大厦宁将一本支”,意思是国家像一座大厦,需要坚实的基础来支撑。作者认为崔清献在维护国家稳定方面有深远的思考和贡献。接着,“蜀杨已弭窥边衅,惠广曾调反侧师”这两句,提到了崔清献在历史上的具体功绩:他平息了蜀地的边患,又通过恩惠和智慧化解了内部的叛乱。

然后,诗歌转向对崔清献个人的评价:“台鼎谁为经济侣,江湖且效傥忠祠”。这里的“台鼎”指的是朝廷的高位,作者感叹像崔清献这样有治国才能的人,如今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伙伴来共同治理国家。而“江湖”则指民间,表达了人们对崔清献的忠诚和敬仰,民间为他建立了祠堂来纪念。

最后,诗歌以“奄奄宋祚能延否,可是遗荣慕紫芝”作结,表达了对宋代国运的担忧。作者感叹宋代的国势已经衰微,能否延续下去是个未知数。同时,作者认为崔清献的遗风和对国家的忠诚,就像传说中的紫芝(象征高洁和长寿)一样,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崔清献的追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诚、智慧和治国才能的赞美。作者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崔清献的精神,延续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