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巨山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
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
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
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
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写给朋友张巨山的送别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期许。

1. 开篇点明离别背景
开头直接说"六月大热天,你要出远门",用天气的炎热烘托离别的不舍。两人相聚时间太短,现在要分开,心里特别难受。

2. 想象友人旅途见闻
接着诗人想象朋友的行程:从苏州(子胥山)出发,到南京(石头城)停船。中午的火烧云很壮观,傍晚的水风更清爽,夜里萤火虫发光,知了争着鸣叫——这些生动的自然描写,既是对朋友的牵挂,也暗含"路上风景虽美,但别忘了我们约定"的意思。

3. 真诚赞美朋友才华
诗人夸朋友像晋宋时期的文豪(太史氏、兰台英),写诗水平堪比颜延之、谢灵运(南朝大诗人)。这里没有用夸张比喻,就是直白地说"你文章写得和古代名家一样好",显得特别真诚。

4. 最后寄托家国期望
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当时南宋想收复北方失地,诗人说"皇上真心求人才,朝廷重要的职位(玉堂、紫微省)正等着你去大展身手"。这既是对朋友能力的认可,也包含"希望你能为国效力"的深意。

全诗亮点
-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但字句精炼(如"火云午尤奇"四句,画面感极强)
- 情感层层递进:从惜别→牵挂→赞赏→期许
- 把个人友情与国家命运结合,让普通的送别诗有了更大格局

这种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思想深度的写法,正是宋代文人诗的特点——既能让人读懂,又值得反复品味。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