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战城南

昨日战羊逻堡,今日战牛皮航。
王者有征而无战,胡为日日战血屠锋芒。
篁竹之丁娄鸱张,上山跳踉山鹿獐。
将军马无昆号砚,安能为之陆相梁。
昨夜将军获生口,什什伍伍童及叟。
问之半是良家儿,贼中驱来帕红首。
五花刽子牛头神,五十八人同斧斤。
乌鸢飞来百成群,不得衔啄飞去野水滨。
乃知当街割啖人,须臾白骨堆成薪(是日民兵食人殆如狗彘)。
于乎君王子民天地人,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呜呼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核心思想是控诉统治者为了权力发动无意义的战争,让无辜平民沦为牺牲品。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荒诞的战争循环(开头到"胡为日日战血屠锋芒")
用"昨天打羊逻堡,今天打牛皮航"这样接地气的比喻,讽刺战争像走马灯一样频繁又毫无意义。明明说好的"王者之师不轻易动武",现实中却是天天在杀人。

2. 战争中的扭曲人性("篁竹之丁娄鸱张"到"须臾白骨堆成薪")
- 用"像野鸡扑腾、像鹿獐乱跳"形容士兵失控的暴力
- 被抓的俘虏多半是普通老百姓("良家儿"),却被逼着戴红头巾冒充敌人
- 最震撼的是描写集体处决场景:刽子手像牛头马面的恶鬼,58人瞬间变成白骨堆,乌鸦都不敢来啄食
- 括号里补充的"民兵吃人像猪狗"更是赤裸展现战争使人变成野兽

3. 悲愤的呐喊(最后三句)
诗人直接质问:老百姓是天地孕育的生命啊!怎么能让他们像柴火一样被战争焚烧?连续两次"忍使天地杀毒伤阳春"的重复,就像捶胸顿足的哭喊。

这首诗的震撼力在于:
- 用"牛头神""狗彘"等民间熟悉的比喻,让残酷场景更具冲击力
- 通过"良家儿变俘虏""白骨堆成薪"的细节,展现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
- 最后把个体悲剧上升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让愤怒具有哲学深度

就像用血写的战地日记,既记录具体暴行,又发出"战争到底为了什么"的灵魂拷问。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脊背发凉——所有战争宣传背后,都是这样血淋淋的现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