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
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
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
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
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
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
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
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从繁忙公务中抽身,和朋友一起听琵琶女弹奏《啄木曲》的快乐经历。全诗用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场令人身心愉悦的音乐会,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逃离工作的快乐
开篇就说"坐办公室看得眼睛累,出门骑马散心不知去哪",突然想到好久不见的朋友杨之美,就随性去拜访。这里"解连环羁"用解开马缰绳比喻暂时摆脱工作束缚,显得特别生动。

2. 夏日音乐派对
在朋友家绿树成荫的院子里,几个好友随意摆上酒菜。最精彩的是琵琶女的表演——她穿着朴素但技艺高超,一拨弦就震撼全场。诗人用"老手谁能过"这种大白话夸她绝对是行业顶尖。

3. 神奇的啄木鸟音乐
重点描写琵琶曲如何模仿啄木鸟:琴声像鸟儿"喙长爪短"地啄树捉虫,又像风雨掠过树林。最妙的是结尾——曲子突然停止就像鸟儿振翅飞走,让人听得入迷连酒喝完了都没发现。

4. 艺术带来的治愈
听完音乐回家后,诗人感觉胸中郁结都舒展开了,甚至三天后耳朵里还回响着旋律。最后用对比手法说:当官发财都是虚的,像今天这样和朋友听音乐、喝酒聊天,才是真正会生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完全用日常场景写高雅艺术,比如"取次具杯盘"就是说随便准备些酒菜
- 把抽象音乐转化成具象画面(啄木鸟捉虫)
- 传递了一个现代人也懂的道理:再忙也要留时间给朋友和艺术
- 结尾"太学餐钱月几何"这种工资多少的大白话,突然把诗意拉回现实,显得特别真实可爱

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说"加班累成狗,幸好晚上听演唱会回血",古人用诗记录的生活小确幸原来和我们如此相似。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