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乡村的宁静景象,同时透露出战乱年代民生艰难的隐忧。
前四句像一幅水墨画:雨后溪水浑浊,云雾在山峰间流动,偏远山区的雾气让天色早早暗下来,忽然在向阳的山崖边出现一座孤零零的村落。这里用"吐吞"形容云雾缭绕的动态,用"忽露"制造视觉惊喜,展现了山区气候多变的特点。
五六句转入人文场景:诗人循着桂花香寻找寺庙,在榕树荫下看到县衙大门紧闭。桂花香和榕树荫营造出闲适氛围,但"掩县门"的细节暗示官府不作为。
最后两句点明时代背景:战争刚结束,百姓还没缴纳赋税。诗人作为官员,虽然想用心安抚百姓,但在这种形势下也难有作为。"且休论"三个字透露出无奈,反映了战乱后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动静结合(云雾流动与村落突然出现)、感官调动(桂花香、榕树荫)等技巧,在平淡的乡村画面中埋藏着深刻的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