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河防口边城

山海居庸千里长,前朝于此重边防。
藩篱属国亡三卫,屏蔽中原恃一墙。
保塞规模传魏国,筑台形制说南塘。
而今中外为家日,直北舆图接大荒。

现代解析

《登河防口边城》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代边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首句“山海居庸千里长”,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壮丽,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千里,守护着中原大地。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屏障,更是历史的见证。

“前朝于此重边防”,点明了古代王朝对边防守卫的重视。边城不仅是防御外敌的堡垒,更是国家安全的象征。

“藩篱属国亡三卫,屏蔽中原恃一墙”,这里提到了三卫的灭亡,暗示了国家曾经的动荡和危机。但中原大地依然依靠这堵长墙,坚守着家园的安宁。

“保塞规模传魏国,筑台形制说南塘”,这两句提到了魏国和南塘,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古代国家治理智慧的赞赏,以及对当下国家安全的期望。

“而今中外为家日,直北舆图接大荒”,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如今中外一体,北方的疆域延伸至大荒,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边疆的稳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边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统一的强烈渴望。它提醒我们,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是民族繁荣的基础,历史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