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澳从军诗(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 其一

海滨寻废垒,幕府驻征辕。
徵将趋风至,分营偃月屯。
冑披生虮虱,笳动啸狙猿。
此地犹愁绝,前驱那可言(吴福助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军事场景,地点是在海滨的一处军事遗址,诗中通过描绘当时的环境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军事行动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1. 海滨寻废垒:这里说的“海滨”是指海边,“废垒”就是废弃的军事工事。作者在海边发现了废弃的军事遗址,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这里曾有过激烈的军事行动,而今已经荒废,只留下残迹。

2. 幕府驻征辕:这里“幕府”指的是军事大本营或者军队指挥所,“征辕”指的是出发的战车或军队。整句话的意思是,在军队出发的地方,军营已经驻扎下来了。这说明军队已经在此停留,准备进行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3. 征将趋风至,分营偃月屯:“征将”指的是即将出征的将领,“趋风”形容军队迅速前进,“分营”指的是军队分成不同部分驻扎。“偃月屯”是指军队驻扎形成一个如弯月的形状,这种布局有助于防御和监视周围。这句话描绘了军队迅速集结、准备出征的情景,以及军队驻扎的阵形。

4. 胄披生虮虱,笳动啸狙猿:“胄”是将士的头盔,“虮虱”是一种小虫子,“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军乐声,“狙猿”指的是猴子和猿猴。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士头盔上长满了虮虱,军乐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仿佛连猴子和猿猴都在应和。这里通过描绘战士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军乐声的凄凉,表达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辛劳和艰苦。

5. 此地犹愁绝,前驱那可言:“愁绝”形容非常忧愁,“前驱”指走在前面的先头部队。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地方让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前面的行动将如何发展。作者通过这种担忧的语言,表现了对前方行动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军事行动前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艰苦和士兵的辛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担忧和不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