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忆旧诗四十首 其二十

问讯厨娘去不回,归宁百遍使人催。
五更枕上春波响,知是山桥艇子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江南水乡故事。

前两句像在讲邻居家的八卦:家里的厨娘回娘家后迟迟不归,派人催了无数次。这里"归宁"是回娘家的意思,通过"百遍使人催"的夸张说法,让人仿佛看见主人家急得跳脚的样子。

后两句笔锋一转,变成电影般的镜头:天还没亮,躺在枕头上听见春水荡漾的声音,就知道是山桥下的小船来接人了。"春波响"三个字特别妙,既写出清晨的静谧,又用流水声暗示有人划船而来,比直接写"听见船来了"更有诗意。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日常琐事写得像山水画——催厨娘回来本是家务事,但通过"五更枕上"这个朦胧时刻,配上小桥流水的背景,顿时有了水墨画的意境。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主人家等待的焦急,更能想象出江南水乡晨雾中乌篷船摇橹而来的画面,平淡中见真趣。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