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成子侄四人同时登科调官南归

处士好孙子,秘书贤弟兄。
弓旌万里会,兰玉一家荣。
盛事酬先志,清风警后生。
田园何足道,力学是功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谢彦成子侄四人同时登科调官南归》,主要讲述了谢彦成的几个子侄同时考中科举并获得官职,一同返回南方的情景。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解读这首诗:

1. 首联:处士好孙子,秘书贤弟兄
- 这里描述的是谢彦成的孙子和儿子。"处士"指的是未做官的士人,"好孙子"和"贤弟兄"分别形容孙子和儿子都很优秀,表现了家族的兴旺和人才辈出。

2. 颔联:弓旌万里会,兰玉一家荣
- "弓旌万里会"指的是被远地朝廷召见。"兰玉"是比喻,形容谢家子弟如兰花一样高洁,如宝玉一样珍贵,全家因此荣耀。

3. 颈联:盛事酬先志,清风警后生
- "盛事"指的是他们考中科举的事情,是家族多年的愿望。"酬先志"表示这件事实现了他们祖先的愿望。"清风"比喻高尚的品质,"警后生"的意思是这种高尚的品质可以激励后来的子孙。

4. 尾联:田园何足道,力学是功名
- "田园何足道"表示读书的重要性超过了农田耕作,"力学是功名"强调了努力学习可以带来功名利禄,是值得追求的。

整首诗通过描述谢家子侄的优异表现和科举的成功,赞美了家族的优秀传统和人才辈出的现象,鼓励后辈要努力学习,追求功名。诗中充满了对家族荣耀和人才培育的自豪感,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