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宁静画面,同时借景抒发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山云谈次改,溪水坐来生”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山的云雾在交谈中悄然改变,溪水在静坐时仿佛有了生命。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动态与和谐。
接着,“白鸟饥逾静,苍蝇饱不声”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鸟与蝇的不同状态。白鸟即使饥饿也保持着安静,而苍蝇吃饱后却不再吵闹。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了对人性中宁静与浮躁的对比。
“令君真子产,墨客陋弥明”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子产是古代贤臣,墨客则指文人。诗人将现实中的官员与文人作比较,认为前者像子产一样贤明,而后者则显得有些肤浅。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含蓄批评。
最后,“回首人间世,尘埃望赤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回望人间,看到的只是尘埃,而赤城则象征着理想中的净土。这里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世俗浮躁的批判。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