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底石间得枯木一株花叶咸无而枝干峭拔扣之铿然有声因成鄙①句刻之岩石间
天教海若效珍祥,不与千林春竞芳。
掷地遗音清戛玉,凌云直干凛凝霜。
谁浮鲸海星槎到,犹带蟾宫月桂香。
冶叶浮花⑴埽除尽,坚高直欲共天长。
掷地遗音清戛玉,凌云直干凛凝霜。
谁浮鲸海星槎到,犹带蟾宫月桂香。
冶叶浮花⑴埽除尽,坚高直欲共天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海底岩石间的奇特枯木,赞美它超凡脱俗的品格。全诗用四个层次展现了枯木的魅力:
1. 开篇用神话色彩点明枯木的来历不凡("海若"是海神),说它是上天特意安排的海底珍宝。这株枯木不屑与陆地上的树木争春斗艳,凸显其孤高傲世的性格。
2.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枯木的特点:敲击时会发出清脆如玉的声音(像古代乐器"戛玉"的声响);笔直的枝干高耸入云,带着凛冽的寒霜气质。诗人展开浪漫想象,猜测它可能是乘着仙人的木筏("星槎")从银河漂来,又或许带着月宫里桂花树的香气。
3. 结尾两句是全诗主旨:这株枯木摒弃了所有浮华的花朵和枝叶("冶叶浮花"代指世俗的艳丽),只保留最本质的挺拔姿态,它的坚贞高洁仿佛要与天地同寿。
诗人通过这株海底枯木,实际上是在歌颂一种人生境界:不慕虚荣、不随波逐流,保持内在的铮铮傲骨。就像现代社会中那些坚守本心、不追求表面光鲜的人,他们的精神品格往往最为珍贵。诗中"掷地有声""凌云直干"等描写,今天依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有真才实学、品格刚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