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翟丈四首 其三
君怀一片心,皎如春江月。推心置人腹,安得有胡越。
双锷雌雄龙,报恩未出匣。季布诚小诺,朱家非大侠。
我昔游燕山,丞相礼为宾。世皆重丞相,非重幕中人。
今来丞相亡,相弃如飘尘。惟君重意气,不改平生亲。
悠悠世上交,焉知雷与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和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友谊和人格高尚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功利和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人用“春江月”来比喻朋友的内心,明亮而纯净,毫无杂质。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真心对待他人,像把心掏出来一样坦诚,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隔阂和距离,就像没有“胡越”(古代指边远地区)的阻隔一样。
接着,诗人提到“双锷雌雄龙”,象征着一对宝剑,它们虽然锋利无比,但始终藏在剑鞘中,没有出鞘。这里诗人用宝剑来比喻那些虽然有能力,但从不轻易炫耀的人,他们的报恩之心深沉而内敛,不轻易显露。
然后,诗人通过“季布”和“朱家”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诚信和侠义的重要性。季布以守信著称,朱家则以侠义闻名,但诗人认为,真正的诚信和侠义并不在于表面的名声,而在于内心的真诚。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在燕山被丞相礼待的经历。当时,世人都看重丞相的地位,却忽略了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如今丞相去世了,曾经的热情和礼遇也像飘尘一样消失了,只有真正的朋友依旧保持着一贯的真诚和亲近。
最后,诗人感叹世间的交往往往是浮于表面的,真正的知心朋友却像“雷与陈”一样稀有。这里的“雷与陈”指的是历史上的雷义和陈重,他们以深厚的友情著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纯粹友谊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真诚友谊与世俗功利,揭示了真正的人性光辉在于内心的真诚和不变的情谊,而不是外在的名利和地位。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视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远离虚伪和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