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西山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展现了江南风光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花风十里漾晴晖”形容诗人看到的春风吹拂下,十里花香随风飘散,阳光明媚。第二句“彴略平原拥翠微”两句描绘了平原上的山峦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翠绿可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接下来两句“两载城中劳拄笏,今朝马首快搴帏”表达的是诗人离开城市许久,回到山野间的轻松愉悦。其中“两载城中”指的是诗人长期在城市里忙碌,“劳拄笏”形容在官场上的辛苦。而“今朝马首”则是指今天来到郊外,“快搴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喜之情,心情畅快。
接着,“穿林客听离留住”一句通过林间游人听到的分别和停留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享受自然的悠闲。“上冢人骑款段归”则是写作者看到的另一景象:清明时节,人们骑着缓慢的马匹回乡祭祖。这里的“上冢人”指的是去扫墓的人,“款段”形容马走得非常慢。
最后两句“除却天边尘一绺,江南风景亦依稀”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看到远方的尘埃,但江南的风景依然清晰可见。这里用“天边尘一绺”指代世俗的烦恼,而“江南风景亦依稀”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一种超脱态度。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