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寺

度崦得幽胜,遵溪步横斜。
哀湍泻曲折,虬枝老蟠拿。
危然五峰高,突兀凌晨霞。
若有神物护,遗此瞿昙家。
何年老苾刍,巾钵寄枯槎。
乳麀馈朝供,野禽或衔花。
尔来三百年,拓址夷谽谺。
缔架俯层巘,栋宇日就奢。
古殿仪像设,栖云拥栏牙。
董修奉檀施,钟鼓惊麇麚。
中有无尽灯,赓续岁踰赊。
大千破幽暗,照了无等差。
逢禅颇修洁,悃愊初无华。
十年坐空谷,日月绝纤瑕。
运水及搬柴,为罪作生涯。
前山逢老妇,试问赵家茶(清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卷四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色和修行生活,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古寺风光
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深山:穿过山谷发现幽静美景,沿着溪水走过蜿蜒小路。湍急的溪水在石间曲折流淌,古老的树枝像龙一样盘曲伸展。五座山峰高耸入云,在朝霞中显得格外壮观,仿佛有神灵守护着这座佛寺。

2. 修行日常
诗中描写了寺院的变迁:三百年来,简陋的茅棚逐渐变成巍峨殿堂。但更打动人的是修行者的朴素生活——老僧人用树洞当食器,母鹿清晨来送奶,野鸟衔来花朵。这些细节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

3. 禅悟境界
后八句是诗眼:长明灯照亮大千世界,暗喻佛法普度众生。僧人十年清修,心无杂念,连挑水砍柴都是修行。结尾处"赵家茶"的闲笔最妙:偶遇山妇问茶,瞬间把飘渺的禅意拉回人间烟火,让人会心一笑。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宏大的山寺全景推到僧人生活的特写,最后定格在问茶的温馨瞬间。不用一句说教,就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金殿佛像,而在日常生活的朴素与宁静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