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郓州孔给事

出入多年侍紫宸,封章频上触龙鳞。
杼投几见疑慈母,槛折终闻记直臣。
阙里忽惊歌曳杖,洛阳那复见埋轮。
师门一恸盈襟泪,痛为明时惜正人。

现代解析

这首《哭郓州孔给事》是宋代诗人祖无择的作品,表达了对一位名叫孔给事的官员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品德的敬仰。

诗的开头,提到孔给事多年在朝廷任职,频繁上书直言进谏,甚至触怒了皇帝。这里的“紫宸”指的是皇宫,“龙鳞”比喻皇帝的权威。孔给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展现了他的正直和勇气。

接下来,诗中用了两个典故来比喻孔给事的处境。第一个是“杼投几见疑慈母”,说的是一个孝子为了照顾母亲,不惜牺牲自己,即便如此,母亲还是对他有所怀疑。这里比喻孔给事虽然忠心耿耿,却可能不被理解。第二个是“槛折终闻记直臣”,指的是古代忠臣因直言而被关押,最终被记住。这里暗示孔给事虽然可能遭受不公待遇,但他的正直会被后人铭记。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阙里”和“洛阳”两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孔子的故乡和东汉名臣李固的故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孔给事逝世的震惊和惋惜,仿佛孔子的智慧和李固的正直也随之消失。

最后,诗人直言自己对孔给事的深切哀痛,称他为“明时”的“正人”,即在一个清明时代中非常难得的正直之人。诗人痛惜的不仅是孔给事的去世,更是这个时代少了一位能够秉持正义的贤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给事的哀悼,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崇高敬意,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正直之士稀少的感叹。诗人通过孔给事的形象,呼吁人们珍惜并追随那些敢于直言、坚守正义的人。

祖无择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