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芍药 其二

罗绮何年自结丛,幽人邂逅一临风。
分携不忍轻攀折,惜尔为容亦太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与芍药花相遇的动人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罗绮何年自结丛,幽人邂逅一临风"像是在说:不知从哪年起,这些像丝绸般美丽的花儿就自己聚集成丛,今天我这个闲散之人偶然路过,正好遇见它们在风中摇曳。这里用"罗绮"比喻芍药花瓣的华美质地,"幽人"则暗示了赏花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后两句"分携不忍轻攀折,惜尔为容亦太工"表达了赏花人的矛盾心理:虽然很想摘下一枝带走,却实在不忍心下手,因为这些花儿把自己打扮得太精致完美了。一个"惜"字道出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而"太工"则用拟人手法,仿佛花儿是精心梳妆的佳人。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份对美的敬畏之心——面对盛开的芍药,诗人既想亲近又不敢唐突,这种小心翼翼的珍重态度,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传统审美情趣。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普通人赏花时那种又爱又怜的微妙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