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平越高真观

溪流常自绕荒陴,灌木危楼是昔时。为客不堪仙事警,此身难向劫前知。

苔封碣石先朝色,风递泉香出世姿。要得弥明同煮鼎,苍蝇声里漫敲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访平越高真观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荒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溪流常自绕荒陴,灌木危楼是昔时"写眼前景象:溪水依旧绕着荒废的城墙流淌,灌木丛中矗立着破败的楼阁。这里用"常自"二字暗示自然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

颔联"为客不堪仙事警,此身难向劫前知"抒发了人生感悟:作为过客,难以承受修仙之事的警示;人的一生,也无法预知未来的变故。"劫"是佛教用语,指漫长的时间周期,这里比喻世事变迁。

颈联"苔封碣石先朝色,风递泉香出世姿"继续写景:长满青苔的石碑保留着前朝的风貌,风中传来泉水清香,展现超脱尘世的风姿。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营造出清幽脱俗的意境。

尾联"要得弥明同煮鼎,苍蝇声里漫敲诗"表达愿望:希望能与弥明(可能指仙人或高士)一起煮茶论道,在苍蝇嗡嗡声中随意吟诗。这里用"苍蝇声"这个世俗的意象,与"煮鼎"这个高雅的活动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

全诗以荒废道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荒凉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深刻的人生感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