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

名满人间。记黄金殿,旧赐清闲。才高鹦鹉赋,风懔惠文冠。涛波何处试蛟鳄,到白头、犹守溪山。且做龚黄样度,留与人看。
桃溪柳曲阴圆。离唱断、旌旗却卷春还。襦衤夸寄余温,双石畔、唯闻吏胆长寒。诗翁去,谁细绕、屈曲阑干。从今后、南来幽梦,应随月度云端。

现代解析

这首《八节长欢》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孙守公素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名满人间”直接点出孙守公素的声望和才华,接着提到他曾被皇帝赏识,赐予清闲的职位,显示出他的非凡成就。“才高鹦鹉赋”和“风懔惠文冠”进一步赞美他的才华和品格,用“鹦鹉赋”形容他文采飞扬,用“惠文冠”象征他品德高尚。

接下来的几句“涛波何处试蛟鳄,到白头、犹守溪山”则描绘了孙守公素的生活态度。尽管他有着非凡的才能,但他选择在山水之间过平淡的生活,表现出他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性格。

“且做龚黄样度,留与人看”中的“龚黄”指的是古代两位清廉的官员,这里用他们来比喻孙守公素,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种清廉正直的作风,留给后人学习。

诗的后半部分“桃溪柳曲阴圆”等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桃溪柳树、春回大地,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情谊。离别时的歌声和旗帜,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襦衤夸寄余温”等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孙守公素对朋友们的关怀和温暖。他留下的衣物和余温,成为了朋友们思念的寄托。

最后几句“诗翁去,谁细绕、屈曲阑干。从今后、南来幽梦,应随月度云端”则表达了对孙守公素离开后的思念和祝福。诗人想象他离开后,自己会时常在梦中与他相见,而这些梦境会随着月光飘向云端,象征着对他的无尽思念和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孙守公素的赞美、不舍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