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十章 其二

有酒有酒东方明,一杯既进吞元精。
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浊清。
地居方直天体明,胡不八荒圢圢如砥平。
胡山高屹崒海泓澄,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
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呜呼不得真宰情,我可奈何兮杯再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疑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借着喝酒的场景,开始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的运作。

诗的开头,诗人在东方天亮时喝酒,一杯下肚后,思绪飘向了天地的初始。他想到宇宙最初是一团混沌,后来才分出了清浊,形成了天和地。天地各有其规律:地是方正的,天是明亮的。然而,诗人却对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感到困惑。他问,为什么大地不能像磨平的石头一样平坦?为什么山那么高,海那么深?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不停?为什么月亮会有圆缺,星星会闪烁?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诗人通过这些疑问,表达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不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他感叹,自己无法理解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只能借酒消愁,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朴素的语言提出了深刻的哲学问题。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困惑和感慨,也能引发自己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