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 其二
白日不还寿,阅世情已穷。
抱怀一寸腑,格之天可通。
胡为镜在奁,与照皆濛濛。
草木有光彩,川岳难恃功。
至圣习食息,下视愚民同。
轩轾讵因貌,静当叩其宗。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哲理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一些感悟。让我们逐句分析其中的含义。
1. “孰铩危巢鸾,还絷涸泽龙。”
比喻的意思是,有的鸟儿在危险的巢穴中受困,有的龙在干涸的池塘中被束缚。这里用了两种动物,一个是鸟类,一个是龙,来象征不同境遇的人。鸟在危险中挣扎,龙在困境中被束缚,都表明了人生的艰难和困境。
2. “白日不还寿,阅世情已穷。”
意思是,生命如白昼般短暂,转瞬即逝;历经世事变迁,人的情感和经历已经很丰富,但仍然觉得有所欠缺。这里的“白日”象征着生命的短暂,“阅世情已穷”意味着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情感的起伏,内心愈发感慨。
3. “抱怀一寸腑,格之天可通。”
用“抱怀一寸腑”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而“格之天可通”则是说这些情感和想法可以通过真诚和努力与天沟通。这里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真诚和努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
4. “胡为镜在奁,与照皆濛濛。”
用了镜子的比喻,说镜子放在盒子里,照出的景象都是模糊不清的。这里比喻的是,即使有好的条件和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依然无法让自己的才能或理想得到清晰的展现或实现。
5. “草木有光彩,川岳难恃功。”
草木生机勃勃,具有自己的光彩;但山川河流却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某种功绩或成就。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有些能力是难以凭一己之力实现的。
6. “至圣习食息,下视愚民同。”
至圣指品德高尚的人或哲学家,他们平时的生活非常简单,如同普通的百姓一样。这里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往往体现在简单的生活中,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7. “轩轾讵因貌,静当叩其宗。”
用“轩轾”比喻事物的高下与轻重,“讵因貌”意指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事物的优劣;“静当叩其宗”则强调在静思中探寻事物的根本。整体意思是,不要仅仅凭借外表去评判事物,而应该在静心思考的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
通过以上分析,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真实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