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

无田妻啼饥,有田稻蟠泥。
等为饥所驱,贫富亦两齐。
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语。
置书且安眠,催租吏如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听雨轩》通过描绘雨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贫富差距的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了“无田妻啼饥,有田稻蟠泥”,意思是说没有田地的人家妻子因饥饿而哭泣,而有田地的人家稻谷却因雨水过多而烂在泥里。这里作者通过对比,揭示了无论贫富,人们都因饥饿而受苦,贫富差距在饥饿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接着,“等为饥所驱,贫富亦两齐”进一步强调了饥饿对所有人的影响,无论贫富,饥饿都让人无法逃脱。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和愤懑。

然后,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雨中的宁静场景:“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语”。作者在窗下听着雨声和芭蕉叶的声音,试图通过读书来安抚自己的心灵。然而,“置书且安眠,催租吏如雨”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催租的官吏像雨一样频繁地到来,让作者无法安心休息。

最后,作者通过“催租吏如雨”这一比喻,暗示了官吏催租的严苛和频繁,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揭示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中的雨、芭蕉和催租官吏等意象,既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