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训膺奖

璧水谈经道已尊,霜台飞檄誉兼存。
苏湖教化新移俗,邹鲁诸生并在门。
桃李风前争自媚,鹍鹏霄际待齐骞。
讲堂喜报三鳣兆,何厌阑千苜蓿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者(陈司训)获得嘉奖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教育的深远影响。

前两句说陈司训在学堂讲学("璧水"代指学校)已备受尊敬,同时他在监察机构("霜台"指御史台)的工作也获得好评。这里用"飞檄"形容他处理公务的雷厉风行。

中间四句用教育典故和自然意象展现教学成果:用宋代教育家胡瑗(苏湖教学法创始人)比喻他改变社会风气,用孔子故乡(邹鲁)形容学生众多。"桃李"比喻学生在春风中竞相成长,"鹍鹏"则暗指学生终将像大鹏鸟一样翱翔天际。

最后两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对教育者的祝福:"三鳣"是汉代讲堂房梁掉落三条鳣鱼的吉兆,暗示他将获得更高职位;"苜蓿盘"指清贫教师的生活,说即使生活简朴也值得欣慰。

全诗通过学堂、学生、自然景物等意象,把教书育人的事业写得既庄重又充满生机,最后落脚在对教育者坚守岗位的赞美。比喻通俗但意境开阔,能让读者感受到教育事业的崇高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