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之情。
开头两句“江关成失路,愁对江花繁”,描绘了作者面对繁茂的江花,心中却充满了愁绪,仿佛迷失了方向。这里用“失路”来比喻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凸显了作者的情感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数欲返京口,思君在白门”,作者多次想要回到京口(可能是作者的家乡),但心中始终挂念着远在白门的朋友。这里的“思君”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而“数欲返”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
“可回莱子棹,几遇信陵恩”这两句,作者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机会回到家乡,但因为朋友的恩情而犹豫不决。这里的“莱子棹”和“信陵恩”都是比喻,前者指回家的路,后者指朋友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咫尺不能达,临风无片言”,作者感叹即使距离很近,却无法与朋友相见,只能站在风中,默默无言。这里的“咫尺”强调了距离之近,而“临风无片言”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孤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从而体会到诗词的动人魅力。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