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

雨湿松林春满烟,杏花榆荚映新田。
不知何处唱歌好,东栅平湖日夜船。

现代解析

这首《秀州》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景图,充满了宁静与诗意。

首先,诗的开头“雨湿松林春满烟”描绘了雨后松林的情景。雨水打湿了松林,春天的气息弥漫,仿佛整个林间都被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湿润、清新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

接着,“杏花榆荚映新田”进一步点染了春天的色彩。杏花和榆荚在春天的田野上绽放,与刚刚翻新的田地相映成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还让人感受到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然后,“不知何处唱歌好”突然引入了一个声音元素。诗人听到远处传来歌声,却无法确定歌声来自哪里。这种不确定感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仿佛歌声是从某个遥远的地方飘来的,增添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东栅平湖日夜船”描绘了水乡的日常生活。东栅的平湖上,船只日夜穿梭,展现了水乡的繁忙与宁静并存的生活场景。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前面的自然景色,还将人物的活动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生活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江南水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和声音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安逸。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