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坚守传统、追求高洁的读书人形象,同时暗含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自我宽慰。
前两句"正学寥寥五百年,著书那肯背前贤"说真正的学问已经衰落很久了,但自己写书仍然坚持古人的正道。就像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没落了",但作者依然选择继承先辈的智慧。
中间四句用比喻讲追求真理的过程:要雕琢美玉先得找好原料("要攻白璧先寻石"),想采珍珠不能离开深海("欲采明珠可离渊")。后两句"松竹幽深开有径,风尘荏苒到无缘"说虽然通往高洁境界的路就在那里(松竹象征高洁),但世俗的纷扰让自己始终无缘达到理想境界。
最后两句是自我安慰:虽然世道变了,但古老的精神价值依然存在("信知古道今犹在"),能像上古贤人伏羲那样无忧无虑地睡一觉("一枕羲皇"),这种精神享受比万贯家财更珍贵。
全诗用玉石、明珠等珍贵物品比喻高尚品格,用松竹代表清高气节,通过对比世俗纷扰与精神追求,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坚守与超脱。最后以"睡个安稳觉胜过发财"的豁达心态作结,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内心世界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