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 其九 静镇堂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淡泊态度。

开头两句,“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意思是海边的地方原本就保持着淳朴的风貌,山里的百姓也过着简单纯真的生活。这里诗人赞美了乡村的宁静与纯粹,暗示了现代人应该回归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两句,“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意思是你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禄,我也不去参与那些复杂的政治斗争。“赤丸”和“缿筒”在这里象征着权力和纷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不屑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这两句描绘了樵夫和牧人在春风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用“熙熙”和“蔼蔼”来形容这种和谐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两句,“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意思是为什么要效仿那些权倾朝野的宰相,不如在这虚空的大堂里,像盖公一样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盖公是古代一位以清静无为著称的人物,诗人借他来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斗争的淡泊态度。诗人用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哲理。

李庚

宋临江人,流寓天台,字子长。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御史台主簿、监察御史,以附汤鹏举罢。除兵部郎中,继奉祠提举江东常平,知南剑、抚二州,调知袁州,未赴而卒。有《詅痴符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