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夜坐观黄庭经
虚檐涌月垂小窗,屋外有山流涧江。
夜气少定百念降,膝席引手挑油缸。
静取黄庭诵琅琅,炉烟喷结柏子香。
上元仙官朝紫皇,九关洞开凤鸾翔。
清辉影导胎禽双,前昂后低幡节幢。
尘间如帑正纷厖,眇然骈罗万家邦。
形躯已经几星霜,回思淡薄天人粮。
却灭百邪致欣昌,收声藏神味差长。
夜气少定百念降,膝席引手挑油缸。
静取黄庭诵琅琅,炉烟喷结柏子香。
上元仙官朝紫皇,九关洞开凤鸾翔。
清辉影导胎禽双,前昂后低幡节幢。
尘间如帑正纷厖,眇然骈罗万家邦。
形躯已经几星霜,回思淡薄天人粮。
却灭百邪致欣昌,收声藏神味差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元宵节的夜晚独坐读经的宁静场景,同时穿插了神话想象和人生感悟,整体氛围清幽而富有禅意。
前四句是写实部分:月光从屋檐缝隙流入小窗,屋外能听到山涧流水声。夜深人静时各种杂念消退,诗人盘腿坐着拨亮油灯。这里用"涌月"形容月光流动,用"百念降"表达内心平静,画面感很强。
中间六句转入奇幻想象:诗人读着《黄庭经》,闻到柏子香的烟气,思绪飘到天界。想象元宵节这天仙官朝拜玉帝,天门大开凤凰飞舞,还有仙鹤引路、仪仗队前行的场景。用"清辉影导胎禽双"这样优美的意象,把月光比作引路者,仙鹤成双飞行,充满道教神话色彩。
最后六句回归现实感悟:对比天界的秩序井然,人间却像杂乱仓库。诗人想到自己历经岁月,开始向往道家淡泊的生活,认为收敛心神、消除邪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愉悦。最后"收声藏神"四个字点出全诗主旨——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修行态度。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现实夜景切入,突然拉升到瑰丽的天界俯瞰,最后又落回人间沉思。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闹中取静"的生活智慧,在元宵佳节的热闹氛围中,反而更凸显出独处修心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