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庐山道士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头垂白发朝鸣磬,
手把青芝夜绕坛。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庐山道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寂寥高室古松寒”,描绘了道士居住的环境:高山上寂静的房屋,周围是古老的松树,给人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这样的环境暗示了道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松下仙人字委鸾”提到道士像仙人一样,居住在这片松树下,名字叫“委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具体描绘了道士的日常生活:他白发苍苍,清晨敲击磬(一种乐器),夜晚手持青芝(象征长寿的仙草)绕着祭坛行走。这些细节展现了道士的修行生活,充满了仪式感和对自然的亲近。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是诗中的核心思想。前一句是说,外在的物质景象会随着尘世的变迁而消失,后一句则强调,真正的本源(即内心的真理)需要从自己的本性中去寻找。这两句表达了道士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内心本真的追求。

最后两句,“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是对时间的思考。道士认为,万古以来,自然和生命的本质都是不变的,秋天的松枝和春天的兰花象征着自然永恒的美和生命的循环。这进一步强调了道士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环境和修行方式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超脱物质世界的思想,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本真的生活态度。

0